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正文
“不忘初心”的词源语境与文化意蕴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2日 12:09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5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重温这一主题,追溯其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相比于过去较为宏大严肃的政治用语,不忘初心的说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亦透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对于这个词的词源出处,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出自佛教的文献典籍,并列举佛经中经常出现的初心一词为证。然而,对不忘初心的词源追溯却不能止于佛教文献。因为,其一,此四字亦出现在儒家类的文献之中,南宋王柏《答叶都仓书》尚赖恵顾前好,不忘初心,以大公至正,成始成终之,是犹有余望也此文献时间虽较晚,但足见不忘初心一词非佛教所专用。其二,佛教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绝大部分佛经都是自外文翻译而来。当时翻译佛经,用词常依托中文经典中的成语典故。所以,不忘初心可能有更早的汉语文献词源。第三,佛教语境中的初心,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志向,但是佛学语境中的志向更强调一种对世俗世界的出离心,并不强调对历史使命的担当和现实伦理义务的责任。故从语义上说,作为当今政治话语的不忘初心,与佛教文献中的所指亦相去甚远。

从语境和语义判断,不忘初心较早的出处应该是《孟子》中不忘其初一语。《尽心下》记载: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不忘初心不忘其初实际上是一语之转。传统注疏中对不忘其初一语的理解存在模糊之处。《礼记·礼器篇》亦有此四字,然语境有别: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根据前人注解,这里所谓,即礼之最初的依据,一方面是人之本真的性情,一方面是历史文化的传统。两者缺一不可,没有人之真实情感,礼即是虚文;若任情妄为,而不求之于有历史传统的礼文表达情感,礼即丧失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感,所以也不能构成礼。这两者自然融合而统一于礼,这好比说:人以其真实的内心情感而融入了一历史文化的传统,或者说在某一历史文化的传统之中回归于其内心的真实。总而言之,这里的,一方面是对人本真性情与历史文化传统的觉悟,一方面又是基于此觉悟而升起的学习的动机和志向。把握住这个初,才能很好的去学习和理解礼。虽然很难确定《孟子》与《礼器》篇时间先后关系,但两篇文献中不忘其初一词,实有相通之处。要而言之,《孟子》中不忘其初应该是不忘其本来志向或动机的意思,当然这种志向之确立乃是基于对某种历史文化使命之真实理解和体验。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称赞吾党之小子,欣赏他们不忘最初从学的体验和志向。孔子生于春秋末年,礼坏乐崩,社会秩序大乱,孔子少慕周公之德业,孜孜不倦,以期拨乱反正,复兴周文,在鲁国未申其志,故周游列国,本欲得君行道,但历经坎坷,未能得偿所愿。后知自己的政治抱负、文化复兴志业恐怕不能行于当世,故而有思归传道之念。孔子之思归,并非因仕途不利而生消极失落情绪,而是想到了家乡的年轻人而充满希望。孔子评价这些年轻人说不忘其初,就是强调这些年轻人有真诚而远大的志向,其不辜负自己理想信念的品质和气魄最为可贵,这足以担负文化传承的使命,故有盍归乎来之感叹。显然,这里的不忘其初四字更接近于现在不忘初心的含义。

从后人对不忘其初的化用和注解来说,此语义的同源性则更为清楚。现存北宋古灵四先生之一陈襄《与陈砥秀才书》一文,该信函主要是勉人立志,开篇说士而其志不胜先王礼义之任,则可谓士欤?结尾处劝勉向学,庶几成就其学不忘其初之志。明代程敏政《嘉兴县东塔寺四进士题名记》记载,四位书生早年都曾隐居于嘉兴东塔寺读书,甘受清贫寂寞,后来四人先后举进士第,为纪念出身故地,故请求作者写题名记一篇以为纪念,该文中提到惟士必有坚定之志,然后可与有为”“(四人)不忘其藏修游息之故地,其不忘初志从可知矣。显然不忘其初一转而为不忘初志。清人所作《日讲四书讲义·第二十六》在解释《尽心下》中这句话时,则直接将不忘其初解为不肯改变其初心盖吾党后学之士,其志极大而阔略于事为,充其志直欲进,而取法古人,终身以为向往,不肯改变其初心,其狂如此,足副我传道之望。此我所以有感而思归也由此可以确定,不忘初心的词源显然是《孟子》书中不忘其初一语。

总而言之,历史上各学派之间思想逐步融合,话语体系相互渗透,不同学派使用同一词汇是常有之事,但传统儒学语境中的不忘其初一语更强调对理想信念、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显然更接近于今天政治话语中不忘初心一词。由上可知,无论从语义上还是从文献上,都可以判断《孟子》书中的不忘其初才是不忘初心一词的较早汉语辞源。不忘初心进入今天中国的核心政治话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学术文化意义。政治思想发挥其指导和宣传作用,需要时代话语的更新,需要更具亲和力和号召力、同时又能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话语。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词汇成为核心政治话语之一,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标志着中国话语体系开始形成。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经由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而融入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开拓了广阔思路。

(文章的观点和写作受到中山大学杨海文老师的启发和指导,在此衷心致谢。)

(作者董卫国系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教师,西南政法大学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20191111

链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111/c40531-31448987.html


分享到:


上一条: 新知新觉: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条: 爱国主义的四重意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