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正文
肩负历史责任 感受时代荣光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30日 16:11 作者: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历史性成就,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的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我们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历史性成就,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这样描述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今日民穷财尽,所患在贫”。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孙中山先生,虽然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使国家走向富强、民族实现振兴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上,最为人们称道的盛世景象是由“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开启的汉、唐盛世。历代文人、史家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是:经济繁荣,物阜民丰;政治清明,国家一统;文化昌盛,远近悦服;国泰民安,安居乐业。所谓经济繁荣和物阜民丰,从相关描述看,也就是温饱有余、国库充实。政治清明和“大一统”形成,是“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开启汉、唐盛世的重要原因、重要体现。当时的统治者能够居安思危、敬终如始,严以治吏、防腐戒奢,并能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和一整套稳定的制度体系。文化的繁荣及其影响力的扩大使近者悦、远者来,在对内文化滋养和对外文化传播方面,都光大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小康富裕,已不是历史上其他时期能够相比。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全国稻谷、小麦库存水平大体相当于城乡居民一年的消费量。除粮食之外,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在百姓餐桌上已司空见惯。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人们的绝大部分收入已经不是花在吃上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清明和“大一统”都是相对而言的,无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相比。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整饬作风、严明纪律、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严厉惩治腐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集中统一领导和政令畅通方面真正实现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就文化发展而言,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在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和其他国家在我国的留学生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历史时期。

今天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加大,2019年一年减税降费达2.36万亿元。古人对安居乐业最高的追求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今天的中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2019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68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历史不能简单类比,但历史演进的规律可以把握。考察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状况,认清中国今天的历史方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展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开辟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

什么是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综合来看,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现代化;城镇化和社会结构现代化;以民主和法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在这些主要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工业革命是人类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把工业化作为“一五”计划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后,我国抓住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对工业化规律的认识,强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战略举措主动顺应和引领信息革命浪潮,让工业化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城镇化不足、城乡差距过大,或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就会阻碍现代化进程。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4.38%。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这些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我国的民主和法治化进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不断增加人民收入,注意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连续7年超过1300万人。我国现代化的推进,正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国已经牢固树立起绿色发展理念,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14亿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实现现代化的希望。

开拓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采取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等一系列创造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课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走出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开辟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只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使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近100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以上,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不到3%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我们还将在今年从整体上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现更高的社会公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荣光。身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鼓作气,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孙业礼,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年09月30日 )

链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930/c40531-31880494.html


分享到:


上一条: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下一条: 党建评:以“四常”叩问“初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