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7月19日,新利官网开户 “红烛”科普筑梦团队于洲上田支教点开设“红烛”科学实验室,实验室围绕净水、低碳、防震科普展开,旨在呼吁孩子爱护水资源、倡导低碳生活、提升地震防范意识。为乡村孩子的科学素养提升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源于水,淯与人—带领孩子探索净水背后的科学力量
“有种东西是个宝,没有颜色没味道,世界万物都需要,江河湖海去查找。”队员胡湘茹在黑板上写出谜底,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水”。随后,胡湘茹从地球上海水与淡水的比例向孩子们介绍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及时关闭水龙头,不要在河里乱丢垃圾...”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保护淡水资源小妙招。淡水资源终归有限,防护污染之举需重视,净化污染更不可轻忽,胡湘茹向孩子们进一步介绍如何净化污染水,防护与净化“双管齐下”共同保护水资源。
“纱布、活性炭、棉花...”孩子们在各队员的指导下制作自己的净水器。纱布带走杂物,活性炭吸收异味...看着污水慢慢变得干净,孩子们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此时此刻,他们真正为净化水资源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
孩子们正在制作净水器 |
人滋于淡水,水育于自然。随后队员刘嘉雨向孩子们分发种子,并进一步补充大自然的净水作用,彼时,爱护水资源与保护大自然思想的种子已然在孩子的心底发芽。
低碳守护绿意—带领孩子正确认识二氧化碳
瓶中加醋,气球里加苏打粉,气球套瓶口后直立使苏打粉落入瓶中,气球因收集气体膨胀,掐住气球口与瓶分离并防止气体跑出。将瓶口朝下对准火苗,倒出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二氧化碳在队员高维彬的实验下,从无形变有形。
|
队员用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扑灭蜡烛 |
“工厂燃烧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汽车、人类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孩子们不止于课堂所看,纷纷讲述自己在不同场景中所目睹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形。任何物质存在绝非只是只非,高维彬进一步向孩子介绍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二氧化碳的存在。
碳循环不止,二氧化碳充当不可代替的作用,那如何让二氧化碳正确尽到其职呢。高维彬向孩子们介绍“双碳政策”,先行“碳达峰”,后稳“碳中和”,孩子们从中国行动见大国担当与智慧。
“通过这节课,我对二氧化碳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实物都有两面性,而想让他们都能发挥好的作用,就必须正确利用和看待他们,而中国就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洲上田的孩子们说道。
低碳守护绿意,我们都在行动。此次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正确认识了二氧化碳,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科学观和环境观,在平衡中保护自然,还促进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来减少碳排放。
防震减灾科普—让地震悲剧不再发生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69227人地震遇难...”一串串令人悲痛且难以忘怀的数字浮现在大屏幕上,孩子们安静地观看着汶川大地震纪录片。
汶川大地震是令人悲痛的,但也警醒着我们。板块挤压,不止促使珠穆朗玛峰隆起,还引发地震产生,队员谷帆从地球内部结构到板块碰撞层面,对地震的产生进行了详细讲解,让孩子让科学角度了解地震。
知震方能防震,谷帆从水、气象、生物、地生等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现象讲地震预知;从保持头脑清醒跑到空旷处、趴在桌子底下等讲地震发生时讲地震自卫。
古人张衡造世界第一座地震仪,方见古人无限智慧。固定木棍、安装蜂鸣器、缠好玻璃珠、接好红黑线......今天,孩子们成功制作了自己的地震仪。孩子们摇动底座,古时张衡仪铜球声变成今天孩子手上地震仪的蜂鸣声。
|
孩子们制作地震仪 |
轰鸣声响起,孩子们迅速排好队伍,抱着头有序跑向操场。遇震护己,孩子们在制作地震仪后进行地震演练,让知震、防震、遇震真正深入孩子的内心,让悲剧不再发生。
|
孩子们有序进行地震演练 |
“看过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后,我为此感到悲痛,通过今天的地震学习,希望不只是我能在地震力保护自己,也可以把地震知识带给更多人,让悲剧不再发生”洲上田的孩子们说到。
于净水中洞察淡水保护之要,在低碳里体悟环境保护之重,从地震中明晰灾害防护之需。此次科学科普实验室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灾害防范意识,更让孩子们深刻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文/刘丹 谢喆 图/高维彬 一审/谢喆 二审/张晓烽 三审/王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