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学堂

您的当前位置: 匠心学堂> 正文

长理匠心学堂通识讲坛:悲剧艺术之美(王福雅)

2018年11月21日晚,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于工科一号楼B-417主办匠心学堂“通识讲坛”,特邀文法学院王福雅教授作《悲剧艺术之美》讲座。

讲座一开始王老师就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们都不喜欢悲剧,但我们却喜欢看悲剧,这就像一个谜一样一直存在,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不喜欢悲剧却去看悲剧。我想大概是因为在看悲剧时我们会有一种痛感与快感的交织中吧。”之后王教授给我们列举了今天讲座的六大主题:人生冲突的悲剧;艺术与悲剧意识;悲剧的四种类型;悲剧的美感和悲剧艺术的审美价值。

之后,王老师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意志、利益与情感,这些意志、利益与情感又常常会与社会利益、社会常规和自然产生冲突,这就导致了悲剧的产生。因此有些文人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加以改变就成了悲剧作品,悲剧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就是对人类在自由与必然的对立中所遭遇的悲剧性命运的感受和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没有悲剧意识的作品不是一个完美的作品。

王老师讲到悲剧可以分为四种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日常悲剧。像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王的悲剧,这个就是典型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与命运作斗争、与神作斗争,但最后还是处于命运之中而无法逃脱。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是性格悲剧,麦克白的贪婪、李尔王的轻信、奥赛罗的嫉妒心、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这些性格缺陷就是悲剧的根源。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死了丈夫之后又失去了儿子,最后死于一个寒冷的冬天,这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的社会悲剧吗?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日常悲剧。

悲剧艺术这么多,那么它们又是怎么体现悲剧的美感与其审美特征的?王老师讲到:悲剧人物的失败或毁灭,是悲剧的常态。而悲剧的悲剧性,必然来自悲剧主人公所最珍惜、所无限向往或者所孜孜以求的某种东西、理想或价值的被毁灭和被否定。在观赏悲剧之中,当我们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被否决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痛感,同时会随着感到人的渺小之后,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的感情。——赞叹悲剧主人公的力量和坚毅,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这就是悲剧的审美特征与它的美感。

在之后的讲座中,王老师提到:悲剧的艺术审美价值则表现于悲剧主人公的受难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是复杂的,有同情、赞叹、敬佩、深思、启迪、净化、提升等。悲剧的结局虽然是失败和毁灭,却能够换来审美主体的反思,即悲剧中肉体的毁灭,能够激发人关于生存的思考,或道德的昂扬、精神的永续。同时悲剧会引起我们对自己的人生的思考,当悲剧在表现死亡的同时,让我们触及到人生经验的深处,在对生命的不完美、生命有限、人生短暂的体验中,去追问生存的意义。

当讲座进行到提问环节时,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不懂之处,讲座最后在王老师的回答中圆满结束。

讲师介绍:

王福雅,新利官网开户 文法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与戏曲艺术研究。曾赴美国旧金山做汉语教师1年。

(文:俞曦龙、图:翁茂鹏、审:李特超)




匠心学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