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
春风催新绿,志愿暖人心,为传承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发挥榜样引领作用。2025年3月,水利学院组织研究生开展“学雷锋”系列实践活动,以青春行动彰显新时代水利学子的责任担当,在校园内外掀起“人人争当雷锋”的热潮。
3月22日,水利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党员走进长沙市豹子岭江景公园,开展“抚育管护”植树节专项活动。“每浇一桶水,都是为城市添一份生机。”十余名党员手持工具,分工协作——修剪乔灌木枯枝、松土施肥、清理杂草,汗水浸透衣衫,学生党员们仍干劲十足。经过两小时奋战,近百株植被焕发新颜,学生党员还在树干系上“节水护水”倡议卡,将生态理念融入实践。
“一句耐心解答,或许就能化解群众的焦虑。”在天心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办事窗口,项良玉穿梭在人群间,面对老人医保查询、新手妈妈生育津贴办理等需求,她始终按照“多说一句、多走一步”的服务方式来办理。“很多爷爷奶奶不会操作自助机,我陪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收获的道谢和笑脸让我真切感受到服务人民群众的快乐和满足。”擦着汗水的项良玉笑道,从打印材料到精准取号,这位水利学子将志愿精神融入服务,让政务大厅涌动着青春温度。
活动期间,多支志愿小队化身“工位管家”在新能源大楼1栋3楼及水利馆2楼同步开展工作:于孟丹、李彦、陈雨希、王雷竹小组深度清洁40余个工位。“键盘缝隙的灰尘最难清理,但看到焕然一新的桌面,一切都值得。”水文学硕2401班陈雨希感慨。团队还回收30公斤可循环废纸,让环保理念落到实处;刘融玄、谢金玺展开“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擦拭顽固胶痕,修复松动桌椅,“每张平整的课桌都是对学习的尊重。”刘融玄扶正显示器时感慨。龙彩欣、项良玉、王靖雯小组则深入新能源大楼实验室,严格执行“桌面无杂物、地面无灰尘、设备无污渍”的清洁标准,水利青年们以专业与热忱提升校园公共区域使用效率,师生反馈“仿佛置身新空间”。
此次系列实践覆盖生态保护、社区服务、校园清理等多维度,将抽象的志愿服务概念化为躬身服务的生动瞬间,水利青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李永睿 罗慧东 徐金锋 图/项良玉 一审/王祎 二审/刘灿 三审/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