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姓名
|
张宏伟
|
出生年月
|
1966.12
|
性别
|
男
|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民族
|
汉
|
||||||
最终学历(学位)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南大学
|
授予时间
|
2007.10
|
||||
参加工作时间
|
1987.7
|
高校教龄
|
29年
|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行政职务
|
书记
|
||||||
联系地址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电子信箱
|
hongweizhang_math@126.com
|
||||||||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
2007.7,在新利官网开户 被授予“校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
||||||||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
|||||||||
起止时间
|
学习/工作单位
|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
|||||||
1983.9-1987.7
|
国防科学与技术大学,学习
|
应用数学专业
|
|||||||
1987.7-2003.7
|
长沙交通学院(原),工作
|
数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
|
|||||||
2003.7-今
|
新利官网开户 ,工作
|
数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
|
|||||||
1995.9-1998.7
|
中南工业大学,学习
|
应用数学专业(硕士)
|
|||||||
2000.9-2007.7
|
中南大学,学习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博士)
|
|||||||
|
|
|
|||||||
二、教学工作情况
1.主讲课程情况
课题名称
|
高等数学
|
||||
起止时间
|
本人讲授学时
|
授课班级名称
|
总人数
|
||
2004.3-2004.7
|
120
|
土木
|
125
|
||
2004.8-2005.1
|
90
|
桥土1-2
|
68
|
||
2005.3-2005.7
|
80
|
桥土3-5
|
104
|
||
2005.8-2006.1
|
92
|
岩土1-2
|
68
|
||
2006.3-2006.7
|
80
|
岩土1-2
|
68
|
||
2008.3-2008.7
|
102
|
物流1-2
|
63
|
||
选用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情况
|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
|
||
高等数学(第六版)
|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7
|
||
高等数学
|
高纯一等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6
|
||
高等数学
|
吴赣昌等
|
海南出版社
|
2006
|
||
教学内容更新或教学方法改革情况
|
1.教学内容能结合现代数学的窗口的基础内容进行;能结合现代工程背景进行;能结合考研的相关知识进行。
2.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精讲多练等。
|
||||
教学手段研制开发情况、应用情况
|
有时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熟练。课程组建立了高等数学试卷库,保持更新。
|
||||
2.承担的其他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
起止时间
|
学时
|
授课班级名称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2006.8-2007.1
|
48
|
汽车服务1-4
|
线性代数
|
2007.3-2007.7
|
34
|
金融1-2
|
泛函分析
|
2000.9迄今
|
54∕届
|
数学专业研究生
|
Sobolev空间
|
2005.9迄今
|
54∕届
|
数学专业研究生
|
3.其他教学环节
(含指导本科生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指导研究生等)
1、2005年指导信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7人,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2、2006年指导数学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4人,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3、2007年指导数学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5人,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4、2008年指导数学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4人,(正准备论文答辩)。
5、自2004年以来带硕士研究生8人,其中第一届毕业生一人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获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博士生。
6、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模型课程设计”(信计、数学),10人;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面向对象技术课程设计”(信计),8人;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学),8人。
7、主持校“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
|
4.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万元)
|
主持或参加
|
起止日期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学校重点
教改项目
|
0.6
|
参加
|
2001-2003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省级教育规划课题
|
1.0
|
参加
|
2001.10-
2004.10
|
普通高校大学生数学学习指导改革与实践
|
学校教改课题
|
0.5
|
参加
|
2004.5-2007.5
|
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教学改革与实践
|
学校教改课题
|
0.5
|
参加
|
2005.5-2008.5
|
5.主要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及自编教材情况
论文(著)题目/教材名称
|
期刊名称、卷次/出版社
|
时间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6.3
|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省九届高数教学优秀论文奖)
|
数学理论与应用,Vol.20.No.4
|
2000.9
|
普通高校工科数学教学改革中的能力培养
|
中国教学与管理,第12期
|
2006
|
6.教学获奖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限填校级以上以及相当的奖励,并附奖励证书复印件,注明本人排名及时间、推广应用范围)
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2006年。
2.数学系列课程改革探索,校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1999年。
3.《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省第九届高等数学教学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2000年,吉首大学等省属高校来我校调研和学习。
|
7.近期教学改革设想
1.正在主编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和我校专业特色“高等数学”教材,将由湖南高教出版社出版;
2.结合校“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准备制作高等数学教学的电子教案和教学录像带,以加大信息量,并便于学生自学;
3.编写“高等数学”习题集和练习册,加强学生课外学习,尤其是考研的指导;
4.适当增加一些数学建模的知识,增加数学史和现代数学研究前沿情况的介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8.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
本人历来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长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科研讨论班,本学期开设“刚性微分方程与数值解” 讨论班。
平时比较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青年教师,关心他们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