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出现过:
本来一段时间里发现自己特别忙
心里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情想去做
但时间很紧又不得不暂时放一放
可等到之后有了大把的时间
却发现自己不想做了
明明知道还有很多事情该完成
一时却不知道究竟该干什么就算知道要干什么,也总是打不起精神

WHAT IS WRONG ?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学习内驱力不强导致的
那什么是学习内驱力?
我们又该如何去运用它?
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不妨继续往下读吧~
01
为什么会没有学习动力呢?

(1)我不知道要做什么。
这类情况可能是方向不明确,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


(2)我知道要做什么但总是打不起精神。
这类情况可能是目标不坚定,方法不正确。


02
那什么是学习内驱力呢?
我们通常所说的动力,其实可以分为外驱动力和内驱动力
假如你考了全校第一,你妈妈会奖励你一台iPhone,你很想要新手机,所以就会努力考到全校第一,:这种方式产生的动力就是外驱动力。一旦这种外部条件消失,这种动力就很难持续
如果你喜欢画画,平时会花很多时间在画画上,哪怕你身边的人都反对也想继续,这就是内驱动 力。
学习内驱力也是内驱动力的一种,是指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我想学,我要学!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内驱力可以分为三种:
1.认知内驱力:一种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这种潜在的动机力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
我觉得这个好有趣,我很想知道它是什么;这个题目激起了我的胜负欲和好奇心,我不信我写不出来。

2.自我提高内驱力:一种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社会地位(或班级地位)的需要。
我不想止步于此,我追求不断成长:我知道我想要什么,并一直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3.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真学习、积极表现的动机。
今天老师表扬我了,我好开心啊:父母夸我长大了,我要更好地孝顺他们。

03
怎么找到自己的学习内驱力呢?
正如person3所说的一样,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很容易被一些事情推着走,却缺少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一旦外部事情变得更加繁琐,我们也会逐渐感到身心俱疲。

究竟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这里将分享一些简单的小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1)溯源法:回想最近一次让你最开心的事情,并从中思考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2)画像法:通过画自己的自画像并采访身边不同身份、年龄的人,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比如“你觉得我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你觉得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有什么变化”。

3)阅读法:阅读自我探索相关的心理书籍,并从中获得启发。例如张沛超的《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曾奇峰的《你不知道的自己》、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

无论你现在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内驱力,都请你好好爱自己,如果找到了就继续坚持并不断努力,如果没有也请不要焦虑,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
无论你是压力太大的高压泵
还是平静如水的湛蓝大海
都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一颗
特别特别软的棉花糖
深呼一口气
发现世界还是那么的甜
最后
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加油!
(文/张明晴 图/来源网络 审核/禹敏 卢灵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