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专区> 生活适应> 正文

生活适应

精致可以,精致穷大错特错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9日 来源: 作者:

精致可以,精致穷大错特错

在过去不久的双十一,爱好买买买的年轻人又创新了新纪录:今年双十一,天猫一小时交易额高达1000亿,截止11235959秒,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超2684亿元,同比增长25%;京东双十一累计下单金额也超过2044亿元。双十一购物狂潮之汹涌,不言而喻。

一年一度双十一,已经演变成某种席卷年轻一代的大型狂欢。有人欢喜,因为抢到了打折的电子产品;有人懊恼,因为一时犹豫错过了抢购时间;有人发愁,因为抢购过后的花呗无力偿还……

相信这个群体中有不少的大学生,过了双十一,QQ空间被“吃土”的说说刷屏。刚好,最近有个热词,叫精致穷,恰恰能说明这种狂欢背后的窘迫。精致穷,顾名思义,就是赚得不多,却偏偏要靠透支消费,撑起精致生活。而我们大学生,大部分人是还没有经济独立的,大多是父母承担生活费。而许多大学生的先享受,后付款,正是精致穷的典型特征。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797.43亿元,而在9年前的2010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还不过是76.89亿元。除了信用卡,花呗、消费贷、网贷……各类透支消费手段,早就层出不穷。中国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千禧一代购买奢侈品的平均次数已达到8次。如今,人人都在追逐高配的欲望,享受高配的人生。年纪轻轻,就用得上闪亮的奢侈品,过起洒脱不羁的生活,但这种靠着超前消费营造的体面,很可能就是个五光十色的泡泡,一戳,就破。

《奇葩说》第六季里,正好有这么一个辩题:年纪轻轻精致穷,错了吗?我觉得,精致没错,穷也没错,但精致穷,大错特错。

南京一名大学生,1年贷款36次,累计欠款9万,最终从28楼跳下身亡;大学生阿花,因为裸贷无力偿还,裸照被传遍全校,最终大学生涯刚刚过半的她,被迫退学。

看,精致的背后,多得是苟且与不堪,甚至乎,还得为此搭上生命的代价。很多时候我们追逐精致,只看到了眼前的光鲜,却不知背后蕴藏着多深的陷阱。消费,欲望,及时行乐,看似简单的美好,实则正在掏空你的未来。

当然,并不是说年轻,就不能追求精致,但,你要先有实力。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值得最好的,于是敢冒着信用卡逾期的风险,去分期买来想要的一切,但他们根本不敢承认:没钱的你,配不上那些高档产品。真正值得拥有这一切的,是未来的你,而不是现在的你。查理芒格说:要想得到某件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现在的你理应是粗糙的,年纪轻轻,理应去吃苦,去奋斗,而不是忙着享受,如果你选择了精致的当下,很可能就放弃了精致的未来。

再来思考一个问题:所谓精致,谁来定义?用LV,穿AJ,出入五星级酒店,就是精致吗?网红店消费,网红经典打卡,就是精致吗?用金钱买欲望,透支未来享受现在,就是精致吗?

你怕是对精致有什么误解,当代年轻人的精致,是消费主义侵蚀下的假象,美丽,却易碎。就如奇葩说辩手詹青云说:你不是在为你喜欢的东西花钱,你是在为精致这个概念花钱。

文化学研究者Fredric Jameson认为,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文化,正在当下相互利用,你应该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化妆品,带什么包,才能称得上精致。商家早就为你定义清楚,广告早就为你做好模板,就在你的不知不觉间。但事实上,人真的只能通过消费,才能活得精致吗?真不是的。

精致在百度百科的两个含义:一是精巧细致、细致;二是有情致、情趣、美好的意思,多指生活形态。精致不是冷冰冰的logo,而是人们在生活中倾注的巧思、花费的心血。它可以是身上没有一丝折痕的衬衫,也可以是一尘不染的房间;可以是追求性价比但干净自在的生活习惯,也可以是一个有趣的爱好。它应该由你来定义,所以,穷,当然也可以追求精致,但因为追求精致而变穷,才真的不应该。

我们必须承认,买买买是很开心。《消费心理学期刊》上有个研究,他们把人分成两组,一组在悲伤时去购物,另一组只看不能买,结果第一组有79%的人体验到了悲伤情绪下降,第二组只有2%。购物能带来快乐,是因为它给了你一种及时满足感,它会麻痹你的大脑,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在变好。

在心理学上,有种安慰剂效应。意思就是人们在大脑中想象自己做一件事,即使没有完成,也会有一种完成了的感觉,比如,你办了健身卡,即便一次也没去,也感觉已经完成了什么;你买了一堆书,即便束之高阁,也觉得已经获得了知识。实际上,你花了钱,却什么也没得到。只是用购物缓解了焦虑,在当下满足了自己,比起及时行乐,你更应该学会延迟满足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耐心等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到来,而不是想要什么就马上得到。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吃掉了;有的孩子则坚持到了最后。

十几年后的跟踪观察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也就是说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更容易取得成功。

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等到你配得上的时候,再去得到它。抵挡住当下的诱惑,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廖一梅在《悲观主义的花朵》中说:人的欲望前后矛盾,瞬息万变,混乱不堪,牵着你的鼻子让你疲于奔命,如果你不相信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匙,放纵肯定更不是。你要学会节制,从今天起,每个月攒一点钱,看完一本书,好好听完一节课,那些看似痛苦的事带给你的快乐才最多。就像可乐冰镇一会儿更好吃,葡萄酒多酿几年更美味一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