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剑指“不想腐”,放眼长远、立意深远。中共中央办公厅同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18luck新利在线娱乐网 、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工程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润心工程,对于构建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和育人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
1.提升党员干部政德修养的动力源泉。高校党员干部是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组织者、领导者、推动者,必须发挥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示范带动的“领头羊”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与经济社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高校党员干部廉洁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上下功夫”,使高校党员干部中掌握行政权力者、经济权力者、学术权力者廉洁用权,既靠猛药去疴的治标,更靠正心修身的治本。要打通廉洁文化与政风行风的壁垒,以廉洁文化融通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以廉洁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深厚土壤,以廉洁文化滋养崇德尚廉的实践养成,以廉洁文化激发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的内生动力。
2.促进大学生启智润心的题中之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廉洁为要。大学校园是否风清气正,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关系着大学生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关系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远未来。廉洁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一脉相承,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是对当代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失衡、大学生价值观念偏移的有效矫正。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加强廉洁观培育,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廉洁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
3.塑铸教师崇德敬业品质的内在引导。高等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高校教师不仅应是“学问之师”,更应是“品行之师”。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打通廉洁教育与教风学风、师德师风之间的壁垒,贯通廉洁观念、思维、精神于教师的思想教育、教学科研等的全过程,能够引导高校教师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时刻自警、自省、自重,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转化为评鉴事物的自觉准绳,真正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
4.涵养校园优良政治生态的行动呼唤。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和清爽干净的育人环境,对于高校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自身文化传承创新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廉洁文化建设一旦形成稳定的文化态势,其蕴涵的道德观念、精神信守、行动准则将会对高校师生的整体价值取向和日常行为起到示范导向作用,推动师生尤其是高校领导层和管理层自觉培养接受廉洁文化、抵制腐败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在利益诱惑面前做出恰当的理性行动。这种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正是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无形保障。
二、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的模糊性。廉洁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高校对于廉洁文化建设认识上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高校有别于政府机关、企业,权力寻租的空间小,并非腐败问题的易发多发之地。二是对其功能性的认识不足,廉洁文化建设是长期性的,并非短期即见成效,因此,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往往会放在腐败惩治和制度建设等可以立见效果的措施上,忽视了廉洁文化建设。三是对其内涵的认识不足,误将廉洁文化视作独立于高校自身文化之外的一种文化,将其与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割裂开来。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对象应是党员领导干部,与自身关联不大,他们对廉洁文化建设只是被动参与,对其内涵和作用缺乏了解。
2.内容设计的空泛性。从构成上看,廉洁文化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系统的廉洁理论为指引、以先进的廉洁思想为核心、以稳固的廉洁制度为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廉洁文化涵盖了廉洁的政治文化、廉洁的组织文化、廉洁的职业文化、廉洁的社会文化等,它既包涵了无形的思想、理念、动机,也囊括了承载这些思想、理念、动机的具象的人、事、物。高校在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将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混淆。错误地认为廉洁文化针对的主要对象是拥有显性权利的领导干部,忽视了高校廉洁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二是将廉洁文化与廉洁教育混淆。廉洁教育重点在于教导并灌输廉洁意识以及思想,是廉洁文化的传递过程和实施方式,廉洁文化建设除了开展廉洁教育,还包括廉洁文化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等。三是对廉洁文化的核心价值缺少提炼。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廉洁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目标,但由于缺少深入的提炼和设计,往往容易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将不同的价值目标混淆在一起的情况出现。
3.形式开展的单一性。多年来,高校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但仍没有实现时效性、对象性和生动性的有机统一。从时效性上讲,还没有做到紧扣形势、紧扣热点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对象性来讲,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考虑不足,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内容,廉洁文化建设的呈现形式也应有所不同。从生动性上讲,许多高校还停留在举办以廉洁为主题的讲课、辩论、演讲等比赛,发放相关书籍,观看相关电影等传统形式上;尽管有的高校能够利用“互联网+廉洁文化”的传播途径,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网上学习平台等新媒体宣传廉洁思想理念,但总的来说还是较为古板、僵化,缺少生机和活力,没有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局面,没有达到化有形于无形的境界。
4.运行机制的分离性。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着个别部门“单兵独进”与全校上下“协作推进”失调的抵牾。当下,大部分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不是上级的全派驻机构,而是在接受上级纪委领导的同时接受学校党委领导的“双重领导”。随着管党治党责任的进一步明晰,高校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上级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两个责任”体系逐步构建,但在部分高校和部门领导的潜意识和思维惯性里面,依然将廉洁文化建设视作上级纪委一个部门的责任,未能真正意识到高校党委应负主体责任,而各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教师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等均应承担起本系统、本领域的廉洁文化建设主体责任;未能将廉洁文化建设主动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从而导致出现高校纪委唱“独角戏”的情况。
三、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增强思想引领:培植廉洁文化理念价值认同。第一,以深入的理论武装激活思想磁场。马克思主义认为,用思想武装群众、用理论掌握群众是把理论转化为现实物质力量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党和国家有关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新部署作为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各基层组织“三会一课”、党团主题活动等重要学习内容;深刻理解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打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思想根基,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牢铸信仰信念信心,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清醒。第二,以观念自律与文化自觉的高度吻合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新时代廉洁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战略支点,反映了新时代对廉洁价值、廉洁规范、廉洁风尚的思想认同和精神追求。高校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师生思想根源的问题,是理想信念的问题,是观念自律和内心自律的问题,从而形成廉洁文化价值构建的基础性力量与自发性力量。高校对于新时代廉洁文化自觉程度的度量,需要考虑其廉洁文化的建设现状,坚持廉洁文化的观念自律与文化自觉的高度统一,将廉洁文化引向廉洁智慧。
2.充实内容体系:提升廉洁文化内容润泽功能。第一,坚持内容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融合。新时代廉洁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廉洁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智库和理论阵地优势,结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组织开展廉洁文化历史研究,充分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同时,要与时俱,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原则、任务和成就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成效充分结合,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廉洁要素,做好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丰富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第二,坚持内容广泛性与特殊性的融合。新时代廉洁文化内容丰富、兼容并包,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中具有引领力的部分。高校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兼顾构建主体的广泛性,客体的独特性以及环境的多样性。除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文化思想外,还要注重充分结合“行业特殊性”与“教育规律性”、“公共大同”与“校本特色”,充分结合本领域、本系统、本校的事业发展实际,深挖校史、校训、校友、校景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廉洁故事,做到贴近师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实现对学校主体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模式的形塑功能。第三,坚持内容示范性与警示性的融合。要充分发挥实干奉献、清正廉洁楷模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深入挖掘身边的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职工廉洁从业、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从学的生动案例,热情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私的奉献精神、奋进的工作作风,让党员干部、教师、职工、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同时,要强化警示震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虎”“拍蝇”“猎狐”的雷霆之势下,大批党内的腐败分子落马,其中不乏教育领域、高校系统的典型案例,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生动的教育素材。此外,高校还要巧借“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勇于“刀刃向内”,对学校内部的反面案例进行通报曝光,使干部师生思想上有震动、灵魂上受触动、工作上见行动。
3.创新载体平台:激发廉洁文化传播强劲活力。第一,拓展课堂教学阵地。课堂是传递知识、传播文化、塑造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理论研究、坚持实践指向、把握交叉研究趋势,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实现廉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教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占领课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使廉洁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高校还要加强廉洁教材建设,组织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宣传文化部门以及教授学者等专业力量编撰廉洁教育教材,并结合新时代特色改版升级,创作一批兼具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力作。第二,活用传播媒介载体。高校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微传播时代的媒介化变迁,善于统筹校内外媒介资源传播康洁文化,借助其高效的互动性和实时性特点,弥补传统“说教”的不足,放大自由浏览、自主互动传播的优势。加强廉洁文化网络内容建设,充分运用媒体融合成果,使廉洁文化与校园文化交互生成、相互滋养,实现内在渗透式融合发展。创新传播载体手段,搭建信息化平台,积极运用各类媒体、移动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实现广泛覆盖、有效覆盖,以动态、立体的现代传媒渠道赋予廉洁文化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
4.多元立体构建: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聚心合拍。第一,构建“1+3”的主导格局体系。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同构性特征,要使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流于形式,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主导格局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根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规定,高校党委对廉洁文化建设负主体责任、起主导作用,应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其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事业发展全过程,融入整体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总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制度规范,定期通报信息、研究情况、督查落实。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应全力做好组织推动,组织部门要把廉洁从政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宣传部门要加大阐释力度、统筹廉洁文化精品创作。以此形成纵有主导、横有协同、上有布置、下有推动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局面,做到虚功实做、绵绵用力、锲而不舍。第二,形成“上下内外”的实施格局体系。高校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各后勤保障部门都应担负起本单位、本系统、本领域的廉洁文化建设主体责任,在学校“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作出“自选动作”。全校上下要加强联动协调、突出教育重点、整合案例资源、提高行动效率、形成整体合力,建立高校内部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小生态。此外,高校还要努力构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大生态,整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互动合力,依托政府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建立“政校企行”多元联动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格局和长效机制。
【作者:谢晓锐,重庆交通大学纪检监察室;董翼,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