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旧_理论之音

◇ 当前位置: 首 页>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与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4日 来源: 作者: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也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并支撑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强有力地生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波澜壮阔而昂扬开放的历史进程。今天,回顾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总结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展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前景,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坚定文化自信,既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果与经验,也必将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至关重要的历史性支撑。

走向文化自信: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果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艰苦奋斗,40年波澜壮阔,中国人民不仅用自己的现代化实践成功地推动了国家和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而且用自己独到的发展方式书写了从自为到自觉再到自信的壮丽文化史诗。

改革开放初期,与解决温饱问题和跨越短缺经济这一发展阶段相适应,中国首先进入的是一个文化自为的阶段。改革开放在极大地解放思想的同时,也深刻地激发了人们的文化热情,并以喷涌而出的自发性文化思潮形式,表达出人们对改革开放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想象。这一时期的文化憧憬和文化表达,既受到了改革开放历史性启动的深刻激发,又积极地呼应了改革开放的不断展开,唤起了整个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创新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目标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逐渐从文化自为进入文化自觉的新的历史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面对新世纪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与论证,超越了前一阶段的文化激情和文化想象,更为务实地从中国如何更好地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并更审慎地走向全球化的角度,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思考和文化把握。也正因为如此,文化自觉的提出不仅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共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国的文化实践,使全社会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和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更好地走进全球化提供了文化准备。回头去看,文化自觉立足于经济社会高速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巨大改善的实践基础之上,在很大程度上支撑并表征了此一阶段的文化建构历程,而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因此以一种稳健的姿态朝着文化自信不断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上鲜明地提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和“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的重要论断,在实践上明确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要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构进入文化自信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可以看到,在这一阶段,文化自信不仅作为全新的概念和理念被我们党在最高理论层面首次鲜明而肯定地表达出来,而且作为深厚的实践底蕴,深刻地支撑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与中国梦、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一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厚文化根基和广阔文明前景。

从文化自为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正是40年改革开放的文化历程。从文化自信的感性到文化自信的理性,最终走向文化自信的实践,正是40年改革开放的文化主叙事。

坚定文化自信: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经验

从上述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到,一方面,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并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华民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成了一个文化自信的生动历程;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走向并不断生成文化自信,为改革开放赋予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刚健品格。坚定文化自信,正是改革开放40年为我们提供的重要历史经验。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文化的领导权。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充分表明,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不断增强对文化建设包括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大局。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最重要的根基在于加强理论武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最永恒而珍贵的精神成果,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面向未来,当代中国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推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融合,更好构筑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精神。

第四,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更好构筑中国价值。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和重要稳定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和深刻展现“中国特色”的文化精髓,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始终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任务。

第五,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重点,更好构筑中国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落实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创造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文化成果,努力在传播“悠久文明”与“多彩文化”中加强文化认同,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和文明感召力。

第六,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文化尊重为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文明尊重为格局,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倡导和践行人类共同价值观,不断为21世纪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第七,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以坚定“四个自信”为关键,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实践文化自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支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历程也历史性地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这样的一个历史起点,既是我们今天能够科学地总结和把握40年改革开放的文化建构在理论上的制高点,也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实践上的制高点。因此,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我们还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深化和实践文化自信,从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历史性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活力、创造力和稳定性、开放性、包容性。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磨洗、充实、厚实和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已经成长为一种越来越充实和自主的现实的实践形态,迎来了一个新的更加旺盛的成长期。这样一个文化自信的新的实践状态,既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承续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血与火的奋斗担当中打造而成的革命传统,更奔流着改革开放以来经由整个中华民族和每一个中国人真实的生产生活和创新发展实践塑造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生命。可以说,在新时代,我们的文化自信拥有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前进的脚步将更加坚实稳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历程就已经定型甚至是完成。面向现实,展望未来,中国的文化自信仍然迈步在继长增高的路上。

今天,中华民族历经站起来和富起来,来到了强起来的历史新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正在书写着更新更美的大文章。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如何更好更坚定地奏响新时代的文化之音,正期待着我们在实践上把文化自信历程,更全面、更内在、更持久地落实并展现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和天下乐章。

〔作者 冯鹏志 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教授〕

来源:《学习时报》2018年12月10日

链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1210/c40531-3045329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