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我校召开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总结交流会,社科处处长卿定文、宣传部副部长邓崛峰、学工部副部长霍向阳、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亚辉、教务处副处长贺跃光、水利学院专业教师彭向训、团委书记陈曦等出席并担任评委,各学院分团委书记、志愿者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由校团委刘仁主持。
会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或带队老师分别代表学院作总结汇报,从领导重视、机制建设、基地建设、媒体宣传、实践成效、创新活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各学院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主题开展了扎实的工作,按需设项、按项组团,从地方需求出发,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并注重实践活动与专业特色的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成果宣传,展示了我校学生深入基层一线、青春建新功的风采。
学生代表、城南学院杨婵同学分享在麦田守望者协会暑期义务支教的经历,她从自身的志愿服务工作出发,描绘出一幅幅志愿者辛勤奉献的画面,激励同学们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社会。
教师代表水利学院彭向训老师作为大禹之子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老师分享了大禹之子的品牌活动和志愿经验。彭老师鼓励大家要敢为人先,做一个集专业理性与专业能力于一体的公民,告诫大家做志愿服务要“不忘初心,不慕虚名”,彭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讲引起在座师生的共鸣。
2017年暑期,我校团委认真落实团中央精神,广泛发动师生积极开展以“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织了153支校级队伍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了理论普及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关爱、扶贫攻坚、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共有189名老师、4293名学生投身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红网、湖南教育网、《长沙晚报》、《潇湘晨报》等媒体报道达400余次。
附:评审结果
一等奖:电气学院、土木学院
二等奖:物电学院、水利学院、汽机学院
三等奖:能动学院、计通学院、城南学院